天冷了,脑卒中又到高发期,这些防治要点须谨记

一、认识脑卒中:秋冬季的“健康暗雷”

脑卒中,也就是常说的“中风”,它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,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,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。

在秋冬季,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。一方面,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,血压波动较大,尤其是对于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,血压的升高更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。另一方面,低温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流速度减缓,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,进而堵塞脑血管,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。例如丹红注射液,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脑血管疾病,其使用需根据自身情况严格遵循医嘱。

二、预防脑卒中:

多管齐下,筑牢健康防线

(一)保暖先行,抵御寒冷侵袭

1.头部

头部是人体散热部位,寒冷时易失热。外出要戴保暖帽,最好遮耳,减少热量散失以减轻脑血管收缩。

2.颈部

颈部有丰富血管和神经传导功能,围巾可阻挡寒风,避免血管急剧收缩,保障脑部血液供应。

3.足部

足部离心脏远,循环弱,秋冬季易受影响。穿暖鞋袜,睡前热水泡脚,促进足部及全身血管舒张,减轻脑血管压力。

(二)饮食调理,为健康加分

1. 均衡营养,丰富餐桌

秋冬季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、西兰花等,能够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,增强血管的弹性。同时,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蛋类等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,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。

2. 控制盐和脂肪摄入,守护血管健康

高盐高脂易致血压血脂升高、动脉硬化,是脑卒中风险因素,每天盐不超6克,少吃油炸、内脏等高脂食物。

3. 多喝水,保持血液“流畅”

秋冬季气候干燥,人体水分流失较快,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。因此,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,每天至少饮用1500 – 2000毫升水。

(三)适度运动,激活身体活力

1. 选择适宜运动方式,享受运动乐趣

在秋冬季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运动方式相对温和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,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。

2. 把握运动时间和强度,确保安全有效

运动时间选气温高、阳光足时段,如上午9 – 11点或下午3 – 5点,避开寒冷清晨或夜晚。运动强度需适中, 以微微出汗为度, 过度运动易致血压升高、疲劳,增加脑卒中风险, 运动中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就医。